不,不对……似乎还有哪里不一样……
“这是美声唱法?民俗唱法?”旁边赵兴盛也目瞪口呆。
小白什么时候学的!
声音的洪亮,一直是歌者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为了追求声音的洪亮,就要将体内的共鸣腔发挥到最大的程度,放大某些频率,缩减某些频率,将所有的能量,都用在刀刃上。
泛音频率的趋同,也意味着音色的趋同,一旦歌手的共鸣开发到了极限,一个人本来的音色,就被掩盖了。
所以那些美声的,民俗的唱法,听起来简直是千人一面,远没有流行歌手浅斟低唱的音色有特点,好听。
所以有人就觉得,民俗唱法,美声唱法哪里好了……
那些春节晚会啦,国庆晚会啦,唱的那些东西,一点也不好听!
土不土,俗不俗?
但如果离开录音棚听听现场的话,就知道现场演唱的时候,美声或者民俗唱法的歌手,能把某些没有共鸣的流行歌手打得妈都不认识。
一开口,什么声音都能压下来,调音师都拯救不来的那种打压。
有些流行歌手的歌,你在现场听的时候,嗑个瓜子可能就听不清词了。
但美声唱法或者民俗唱法,你嗑石头都能听到。
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对3000hz左右频率的声音,是最敏感的,只要极小的音量,都能让人的耳朵觉察到。
在国内的歌手,结合来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发展出现在的“民俗唱法”之前,国内现场演出使用的传统民俗唱法,被鲁迅先生称之为“鸡猫子嗓”,没错,干涩、刺耳、简直像是捏死猫一样的声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baimal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