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崔含真曾几度上门,为李蝉介绍行卷的门路,李蝉虽只是心领他的好意,但也不是全然无动于衷。眼下郑君山说的,也是李蝉的顾虑。
郑君山接着说:“大庸国三年一度的科举,取士八十余人,这八十多个名额都要引争抢。而乾元学宫招生,时期不定,学宫建立已有百年,招生不过十次。而每次只收三十六人,其中学士仅仅十二人。上一回学宫收徒时,天下初定,圣人迁都,也摆脱了剑南门阀的势力。那时学宫招收三十六人,几乎有七成都出身寒门。如今么,还没过十年,几乎每一个名额,都被各方士族盯死了,若背后没有靠山,任你才高八斗,也难以杀出重围啊。”
李蝉指肚轻划着纸页锋利的边缘,沉吟了一会,“依在下的拙见,取士若更重门路而盖过了才华,是舍本逐末了。先贤曾有‘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之句,虽落得个穷困潦倒的处境,气节却令人钦佩。时局如此,既无可改变,要么削足适履,要么独善其身。我也不是心比天高的人,这次来到玉京城,就是要进乾元学宫学道。”
说到这里,他起身行了一礼,“二位是乾元学宫大学士,乾元学宫春试将近,还望二位能提点一二。”
郑君山起身请李蝉又坐了下来,“不必如此多礼,你我虽相识不久,但青灵县一事,已足见君之才能品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baimal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