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注释
为:作为、做。
子:弟子、学生。
方:正当、正在。
亲:亲近。
礼仪:礼貌、仪节。
作为弟子,正是年少聪明求知欲强的时期,应该要多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心解
立身之本
这四句话说的是人应该如何立身的问题,要求人们从小就要注意两点: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仪。
首先谈一下“亲师友”,古人非常看重老师和朋友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师说》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老师的重要性,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韩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授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老师的重要性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接着韩愈又提出“圣人无常师”,并以圣人孔子为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并提出自己的择师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又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
除了良师之外,如何去结交益友也是一门学问。儒家学说认为,两人结为朋友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有共同的理想和道德追求。曾子说过:“君子应该以学问来结交朋友,以朋友来辅助仁德。”孟子也说过:“交友,是结交他人的品行。”朋友有益友也有损友,到底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什么样的人不值得呢?孔子曾经说过: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朋友正直,朋友诚实,朋友见识广博,是有益的;朋友奉承,朋友谄媚,朋友圆滑善变,是有害的。古今中外有很多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故事,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等。在这里我要讲一个普通男孩的友谊故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baimal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