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夜不收”这个称谓早在元代就有了,明代军中的哨探或间谍依然沿用。
因为他们白天黑夜的在外打探敌情,晚上可能回不了营地休息,所以称为“夜不收”。
它在各支军队里又有其他别称:墩夜、直拨、横拨、远哨夜不收、哨拨夜探、拨夜等等。
夜不收在各军里的人数不定。
比如山西镇某营有1500人,其中夜不收52名,分为前后左右四哨,前哨21名,后哨11名,左哨10名,右哨10名。
戚继光每营设有夜不收50名。
茅元仪讲练军编制时,每千总下设有夜不收6名,每中军设有夜不收8名,每哨也有夜不收50名。
然而营制并不是都设有夜不收50名。比如山海关营只设有30名夜不收,喜峰口营有216名,而古北口营有夜不收400名。
这应当就是根据防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结果。
夜不收不仅在边军里有,其他卫所、营兵中也有普遍设立。军队里哪能少了侦察兵。
夜不收需要专门训练,各路在春秋两次进行操练,还要定期进行考核定级,测验弓马、膂力、胆气、谋略等。此外还需要能熟悉山川地理,道路远近险阻,善于书写计算等要求。
夜不收的主要工作还是刺探军情,参与作战并斩获敌人首级的情况并不普遍,同时也因为侦查任务的隐蔽性需求,出边哨探的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一旦遭遇敌军,通常会被杀死、杀伤或者俘虏,因此他们的军功KPI方式与其他兵种有些不一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baimal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