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那个荷香凋零的婉秋,亦凋冷了她的心。“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里的“红”,已然不是蒋捷词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明快和清新的颜色,而是另一种完完全全的冷色调,是生在易安心中的一抹凉意,她用心中生出的这抹颜色,在银钩小笺中偷渡自己的灵魂。古诗词意向中,写到一个“红”字时,就常常要缀着个“香”字,如李长吉“飞香走红满天春”,曹雪芹“红消香断有谁怜”。文人写诗词讲究色,身,想,味,触。使用“红+香”这样的手法,可以使得诗词的颜色和味道在凝练的语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易安这句“红藕香残玉簟秋”看似写了香味,实则无香,因为藕榭残香,通通被“玉簟秋”三个字所掩盖了。玉簟,为竹席的意思。竹席已经有一层凉意了,再写出一个秋字来,用秋的凉意来衬托竹席的凉意,便是一种彻骨的清寒,冷而涩,让人窒息,心痛到不觉任何气味,任何声音。这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较李商隐的那一句悼亡诗“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更加真切伤感。李商隐是写出了眼前的席子上落满灰尘,只是寂寞,并无清冷,而易安则写出了触觉,将她心中的凄然活生生的描摹出来,任人太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baimal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