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韦挺算是当朝大员,又是李佑的岳父,按理说,应该算是李佑在朝堂之上的最大仰仗。
而阴妃此刻的叮嘱,多少也含了让李佑拉拢韦挺的意味。
可李佑心里,却有些迟疑。
前两日,韦敏回去探亲,还提及韦挺对李佑的诸多批判。
而且李佑回京数日,韦挺也没亲自上门过问。
他李佑不去找韦挺,自有话说,毕竟李佑是亲王身份,断没有以上顾下的道理。
可韦挺不上门探视,便有些不合情理了。
看起来,这韦挺压根就不看好李佑,也没想着借儿女婚事亲近李佑的意思。
虽然当日,李佑嘴上说并不在乎韦挺的看法,可他心中多少有些疙瘩。
您老人家既然不看好我,那我也懒得去招惹你,咱二人各走各的路便好。
让我主动贴上去奉承你?休想!
他心中迟疑,可嘴上却不好反驳阴妃。
毕竟孝道至上,那韦挺再不济,也是个长辈。
再说这韦挺言语上虽不客气,但无非是个耿直性子罢了,他对李佑的批判,倒并无错处。
谁让咱穿越到这王八蛋的身上呢?
“辅儿,此事你母妃说得不错,王妃恭敏孝达,韦挺此人倒也恭耿中正。你该是以这桌椅为礼,孝奉一二才是!”
李世民这时也在一旁叮嘱。
没法子,二老有命,李佑不敢不从。
他只好拱了手,恭恭敬敬道:“儿臣领命!”
离开皇宫,回了自己的齐王府,李佑立刻让人请来阎立本,将另赶制几套桌椅及那摇椅的事告知于他。
阎立本原先就对这事极感兴趣,一听李佑将桌椅献给天子,更是喜出望外。
如今天子有令,他阎立本更是大呼与有荣焉,屁股都没落座,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后院,哼嗤哼嗤地忙活起来。
将作监里大把工匠,大把上等木料,要制作这些东西实在不费功夫。
有了李佑的图纸指导,没两天功夫,这些桌椅全都制作完工。
李佑亲自带着人,将这桌椅搬到了御书房,得了李世民好一顿夸赞。
又隔了两天,韦挺那一套桌椅也已备好,李佑纠结了会儿,终是唤来了韦敏。
“这是本王孝敬韦大人的,王妃今日便回趟娘家,将这些桌椅,送过去吧!”
几日没见韦敏,她似是梳落得更标致了,一听李佑的话,便喜滋滋谢恩。
没过片刻,韦敏便在千恩万谢之中,领着小丫鬟汤圆上了马车,奔赴娘家。
……
太极宫中刚刚开完朝会,文武百官鱼贯而出,自那太极殿中走出。
走在队列最前头的,便是朝堂中诸多大佬。
这些人中,有文官领袖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有武将魁首李绩、程咬金、侯君集等人。
太常卿韦挺也身处其中,自打去年与申国公高士廉一道,编纂《氏族志》,深得李世民夸赞后,韦挺受封银青光禄大夫,也已跻身大唐核心高层,成为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此刻,这一群大唐核心臣属,正组团退出太极殿,一道赶往御书房。
每逢朝会,文武大臣多会当堂议政,商讨朝政大事。
但朝堂之上人多口杂,并非所有政事都能商讨出结果来。
但凡有不决之事,又或是有隐秘政事,李世民多会将这些核心臣僚聚在御书房,私下商讨。
此刻,他们一道赶往御书房,正是因为朝堂之上有悬而未决之事,要前去商讨。
“唉,泽州地区雨水本就充盈,近日来降水多了些,这本非大事……”
“陛下如此紧张,着实是操心过度……”
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房玄龄边走边叹。
他们这些人此行的目的,正是要商讨泽州地区近来连日降雨之事。
李世民登朝临政以来,各地天灾不断。
蝗灾、旱灾、水情接连发生,以致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而每逢灾情,民间多会传出流言,说是李世民得位不正,天降灾罚。
这本是无稽之谈,可随着灾情愈发频繁,这种流言也越来越得人心。
因此,李世民对于灾情,那是十分警惕。
一旦各地有灾情迹象,他便十分慎重,早早地便派人实地详查。
这几日,泽州地区连降大雨,李世民便心焦难耐,将此事提上朝堂,让百官议论。
可百官商讨之下,竟得出个无需提防的结论来。
这泽州地如其名,本就是河道交集之所,那里水量充盈,雨水自然充沛。
今年的雨水的确较往常多了一些,可还没剧烈到酿成水灾的地步。
百官得出这般结论,实属正常。
可李世民却不依了,他可不敢轻慢处之。
万一酿成天灾,民间又该重议那“得位不正,天降灾罚”之说了。
没办法,玄武门之事,实在是李世民一生抹不去的印记。
他会有这么紧张,也在情理之中。
百官们心中都很清楚个中缘由,此番前往御书房,不过是走走过场,劝一劝李世民罢了。
一干人等赶赴御书房,老远地便瞧见天子近侍太监守在门口。
众人齐齐拱手:“王公公有礼了!”
这位近侍太监姓王名德,已年近六旬,他自先帝起家之前,便已在李世民身旁服侍,算是看着李世民长大的。
李世民登临帝位,这王德顺理成章地成为宫中内宦首领,更兼李世民的心腹近侍。
他的地位,可想而知。
虽然房玄龄、魏征等人都是朝之大员,可无人敢轻视这王公公。
那王德这时已迎了上来,堆起笑脸躬身行礼:“见过诸位相公了,陛下正在御书房中候着诸位,请随老奴进来吧!”
说着,王德头前引路,领着众人走进大殿。
穿过宽敞奢华的外间,群臣走进御书房里间。
绕过珠帘帐慢,正是李世民平日里处理奏折,料理政事的书房。
众人一走进去,正准备脱去鞋子,进屋落座。
可那王德却又扬手:“诸公不必如此费事,今日到这御书房,不必换鞋……”
“额?”
众人傻眼了,平日里到这书房中,多是与李世民坐而论道,商讨国事。
这所谓的“坐”,正是跽坐,或者说跪坐。
那般坐姿,是必须要脱去鞋靴的,否则定会赃污衣裳。
可今日,是怎么一回事?<!--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