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论文一般有两三名审稿人看,有的期刊是要多数同意就刊载,有的期刊是要全部同意才刊载的。所以说,审稿人不能完全决定期刊表与否。”杨锐挺认真的说明了一下。
田世昌等人才不管那么多呢,不管英语学的好还是坏,都抢着看那封信纸。
杨锐有点小得意,瞬间又压了下来,因为他清楚,做外国期刊的审稿人是颇为容易的。到他读研的时候,任何一人在一篇外国期刊上表了论文,对方就有可能邀请你来做审稿人,表三篇论文,几率就会很大。这是一种义务工作,也是提高研究水平的一种方式,同样可以拒绝。
从期刊社的角度来说,他们不可能招聘数量众多的研究员给自己审稿,期刊编辑通常只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最多是在某方面有较多的了解。
审稿人制度保证期刊的风格和水平。但正因为是义务工作,期刊往往需要数量众多的审稿人,才能保证稿件被按时审阅。邀请曾经在本期刊表文章的研究者做自己期刊的审稿人,是长年积累的经验。
越是高水平的期刊,就越需要高水平的审稿人,《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不能说是很牛的期刊,但能在这里表论文的作者,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说是多数。
当然,期刊也不全靠审稿人打天下,他们也会邀请业界知名的专家做本期刊的编委。
和审稿人比起来,编委的数量要少的多,权力也大的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baimal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