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查到什么了?”
他有点犹豫,负手踱了几步,吐出三个字来:“是凤姑。”
我手里的茶盏“啪”一声落在地上。
凤姑是从前伺候我的姑子,我落难那年,也是她离宫那年。
彼时我幽禁冷宫,乃是因陷害离妃与一名侍卫通奸。通奸在随国是大罪,违者或被斩首,或被施以绞刑,没有活路。是以陷害他人通奸,其心亦可诛。
可离妃与那侍卫颠鸾倒凤,我是亲眼瞧见的。那年我和她势如水火,自不可能帮她隐瞒。
说起来也是我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等我来捡呢?事后发现那侍卫是个阉人,我才惊觉这是个陷阱。
离妃含冤,撞在九龙柱上,清清白白地走了。可是她冤,我又何尝不冤?那侍卫受尽严刑,说指使他的人是我。我百口莫辩,在金銮殿外跪了三天三夜,也没等来父皇一句谅解。
有些事当下经历不疑有他,等尘埃落定,才咂摸出些滋味——那个引我瞧见离妃与侍卫通奸的,可不正是凤姑?
竟是被身边人害了。
屋外深雪微明,折照在碎瓷片上,冷冷清清的光。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上碎了的茶盏,听得自己声音干涩:“于闲止说他表姑是淮王妃,我原想着表亲走得不近,没有在意。现在看来,我可能弄错了。”
离妃是淮王府的人,而凤姑,亦是淮王妃为我点指的姑子。
二哥沉着道:“还有一事你可能不知,于闲止这回来京城,将凤姑一并带来了。”他话语一顿,调子忽然转冷,“碧丫头,你如果不甘心,我势必将人提到你面前来。”
我的手在椅背上握紧又松开,过得良久,应道:“好。”
二哥走前说,昨天吏部的董堂递上一份折子,告我在外头置办私宅,折子到了他那里,已被强压下来,叫我放心。
我却没了心思去算计这许多,满心眼里,都是于闲止与凤姑的瓜葛。
其实入冬时候,他在刘府与慕央的一场争执,我不是全无知觉。只是朝堂后宫,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年淮王殁,离妃薨,若说远南于家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可笑于闲止在这场变故中的羁绊,竟比我想象中的更深。
两天后的一个傍晚,天华宫外跪了一双母子。经年不见,凤姑丰腴了些,眉梢眼角依然有昔日的媚气。
我记得当年淮王妃曾指着她说:“这双吊梢凤眼顾盼生辉,可惜年纪大了些,否则多少男人的魂儿都要被她勾去。”
我那时年小,没领会到言中深意,今日看来,确实如此。
凤姑见了我,朝我盈盈一拜:“罪妇凤娘,见过公主。”
她却自认当得起这个“罪”字。
我没答话,她将小儿往身边护了护,迟疑道:“雪地风冷,凤娘受得起冻,可幼子只有两岁,公主可否命人将他带去一处暖些的地方?”
我这才注意到跪在她边上的小子,鼻头通红,虎头虎脑地四处张望。
我点了下头:“你随我来。”
凤姑约莫猜到我找她来做什么,得入了暖阁,她便跪地道:“凤娘自幼在远南长大,与大世子尚算识得。那年一场变故后,公主被幽禁兰萃宫,凤娘在京城无依无靠,大世子这才念着昔日的交情,将我接回远南。”
“凤娘一回远南便嫁了人,可惜夫君早亡,凤娘便带着幼子安居一所别苑之中。”她说着,抬眸轻轻看我一眼,“公主莫要误会,这孩子,并不是我与大世子的。”
我捧着手炉,没理会她这番话:“凤姑,你可知我最不喜欢你什么?”
她一怔,“公主指教。”
“便是你这波澜不兴的温吞性子。”
“好比你方才说得一段儿,什么叫‘尚算识得’,什么叫‘昔日的交情’,你以为凭你这身含糊其辞的好本事,本公主就听不出里头的门道吗?”
她的眼里闪过一丝讶然,很快就恢复平静,“公主教训得是,是凤娘诚意不足。”
我道:“你不必自谦,三年多前,你那般轻描淡写地引我发现离妃的苟且之事,我不也没觉出你是故意的?”
凤姑浑身一颤,语调变得凄然:“那时凤姑不辞而别,的确欠公主一个说法。公主若想追究当年往事,凤姑必定知无不言。”
可我却没能听她说出那年的究竟。
就在这个时候,小三登忽然过来说:“公主,大世子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每次更新,都为自己的龟速感到不耻,但即使这样,我也强忍着这种羞愧感过来更给你们看,可见我是有多爱你们= =+
p.s. 为每一个大章节起了一个标题名。
第一大章叫“长相望”,第二大章叫“泪满襟”,剩下的有的还在想,有的已经想出来了,我个人很满意=v=你们呢~
第16章 泪满襟 03
于闲止踩着雪,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进暖阁。
他淡淡扫了凤姑母子一眼,将墨色大氅递给小三登,笑道:“你今日倒精神,这么晚了也不睡。”
我沉默地看着他,应道:“宫里来了稀客,自然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