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223

热门小说推荐

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0章 尾声一

癸卯年二月,桓境大乱,义军攻入桓都近郊,势不可挡,桓皇室白氏向盟友远南求助,远南于二公子率十五万大军入桓助白氏平乱。

同年五月,白氏与于氏反目,桓太子白桢亲整大军,驱逐于氏,扫除义军,桓军士气大振,于二公子与义军同时陷入苦战,决意联手,以血为书,联名请求远南王对桓出兵。

桓背信弃义,远南王不忍见桓境内万千黎民深陷苦战,于同年九月,倾全藩之兵,命上将军沈羽,昔辽东大元帅,挂帅出征。

远南军自西北攻入桓境,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沿途救济百姓,安置流民,民望日渐高涨。

翌年八月,将军沈羽率兵攻到桓都城门,桓帝忧愤而亡,太子白桢继位。

然白氏穷兵黩武,乃至桓境数十年民不聊生,早已民心失尽,桓都百姓开城门,放远南军与义军入城。

义军攻破桓宫,杀白桢,谥号哀帝,桓亡。

江山初定,国却无主,义军大将军裴野、远南元帅沈羽、桓丞相薛梁,联名上书,请远南王坐主桓境,然远南王心系故土远南,推辞不受,留于四公子在桓暂理政务。

同年九月,桓江北一带因战火绵延,颗粒无收,万千百姓无食无衣,于四公子向远南王求助,远南王遂开仓放粮,将粮运入桓境,以振灾民。

于四公子、沈羽、裴野、薛梁,以及白氏旧臣再请远南王入主桓境,远南王再辞不受。

翌年,桓百姓聚集数万之众,联名血书,求请远南王登极为帝,坐主江山,远南王推辞不能,遂改国号为楚,桓都为盛京,年号永贞。

同年,册立王妃大随昌平公主为后,嫡出长子于清让为太子。

大楚立国之初,民生初定,永贞帝一改旧朝白氏作风,决意休养生息,轻徭役,薄赋税,以民为本,三年家给人足,五年国富民强。

永贞三年,永贞帝携皇后返随,重举大婚,亲自迎亲,并与随帝拟下盟约,互不侵犯,永世结为秦晋之好。

永贞帝在位二十七年,后宫空置,一生未纳一嫔一妃,与皇后昌平恩爱白头,相携到老,是为大楚立国之初一段传奇佳话。

作者有话要说:

尾声还有一个,类似甜番,这会儿去写,不确定晚上几点能更,大家等不及不要等,明天看一样的。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随便取 2个;几度问春、亗年、宁静海、墨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快乐的嘟嘟、拾音、曰归曰归 10瓶;mikimika、吃饱了就睡 5瓶;随便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1章 尾声二

盛京的东大街上新开了一间茶楼。

昨日小三登为我奉茶时说:“那茶楼的生意原本不好,月初新请了一个说书先生,不知怎么,竟日日人满为患。”

一旁的绣姑好奇道:“整个大楚任谁不知皇后娘娘爱听人说书?这些年京里新开的说书馆子没有上千也有几百,这家茶楼请的说书先生有何稀奇之处,竟能日日生意红火?”

小三登笑道:“有何稀奇之处,咱们跟着娘娘去听听不就知道了?”

旧时桓民风开化,于闲止立楚后,承袭旧朝遗风,准允百姓畅所欲言,任凭他们议些国事皇家事,一概不加追究。

前几年兵戈刚止,盛京东西二街说书的,讲的都是沙场铁血。

一说永贞帝长垣坡斩李有洛,以一万人对八万人,一说沈将军率三千骑破瓮都,如天降神兵势不可挡。

这些金戈铁马的故事听多了,老百姓难免耳根子生茧,都嚷着要听宫闱逸事,可大楚才刚立朝五年,于闲止的后宫里又只我一人,哪来的逸事可说?

也只好捡些当年桓的旧料了。

我在新茶楼的二楼雅阁坐下,只听那说书先生将醒木一拍。

“今日要说的,是咱们永贞陛下与皇后娘娘的三嫁姻缘——”

我一愣,险些呛了茶水。

座下当即有人道:“怎么是三嫁?皇后娘娘这辈子,只嫁了陛下一人。”

“就是。”另一人接话,“听说咱们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是自小就结了姻缘,哪里来的三嫁?陛下在娶皇后娘娘之前,连个妾室都不曾收过。”

“几位客官这就有所不知了。”说书先生道,“你们且仔细想想,当年陛下还是远南王的时候,把皇后娘娘迎到身边,是哪一年?”

“这我知道,是七年前,癸卯年。”

“那时的陛下与皇后是何年纪?”

“这……”

说书先生一笑:“那时陛下已过而立之年。”

“诸位且想,陛下出生远南王族,自小便封了世子,依他的年纪,怎么可能而立之年才纳妃?”

“可后来不是说,随帝早在戊戌年就把当时还是公主的皇后娘娘赐给陛下为妃了吗?”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