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接连几日逗留南公山,赵梓阳倒是同云仲说起不少此行所见所闻,言说起夏松饮食胜景,或是雕梁画栋,即便是相当不乐意承认,这等起屋构梁手段,的确也比颐章或是西路三地高明太多,到底是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的中州地界,这等手艺传承,比起大齐分崩离析过后才有的西路三国,怎么都比不得。
当然除却这等事之外,赵梓阳念叨最多的,还是路遇之人,与些许世事不易。当初才步入夏松边关地界,就遇上有两位目盲之人,夫妻二人皆是因眼疾,少年时节已是不可视物,遭家中人遗弃,好在是多年来走南闯北,由打街巷市坊中同样贫困潦倒之人学来些唱曲拨胡琴的本事,一来二去作伴度日,直到如今已是年近花甲,膝下无子,却也是每日不曾闲起。到天色初明尚无雨的时节,老汉携起胡琴推车,老妪则是记性好些,在前引路,常人走上一盏茶功夫的路途,二人足能走上近半时辰,才是摩挲去到城墙边不远处墙根处,老汉奏胡琴,老妪则是开口唱起戏文来,倘若有过路人听得舒坦,或是出于心善,则是将两枚铜钱搁到两人身前干净瓷碗当中。
赵梓阳曾与二人攀谈,老汉言说,墙根后有一户心善的人家,从来都是不曾出门与自个儿闲谈过,可自从将卖唱地界改到此地,每日都有过路人舍几枚铜钱,即便依旧是过得清苦,可怎么也能对付温饱。虽百思不得其解,可几日前听过有过路人驻足在此,评点这幅字写得神意内敛,且筋骨分明,当真是一幅好字,再想起时常闻听墙根后那户人家常有剧咳声,揣测大抵是位年纪不深的书生,奈何实在是不便走动,烦请赵梓阳前去替两人瞧瞧,究竟是写过何等一幅字,顺带谢过那位好心的读书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baimal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