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婷这么一带动,薛咏梅和魏玲也嘀嘀咕咕商量起来要不要给家里寄点。她们之前的补贴都和男知青们凑起来买了猪牛鸡,这几月才稍微攒了点。
薛咏梅数完了自己的小金库,跟魏玲说:“我打算分一半给家里,等过几个月我哥来看我的时候让他带回去。”
魏玲也想寄点回去,好给家里改善生活,就想找个伴一起去县城,她问郭爱华和邱芳珍:“邱姐爱华你们呢?”
郭爱华刚来的时候也收到过家里的信,吴兰花不知怎么知道了知识青年有补贴,特地从苏秀芸那里拿了郭爱华的地址,写信来让郭爱华把每月补贴的钱和粮票全都给寄回去。郭爱华本来还有点想家,寻思要不要分点寄回家,一看吴兰花那信,简直气炸肺,咋看咋觉得自己是小白菜地里黄,一分钱也不想寄回去了。后来给苏秀芸写信都写厂里地址,让苏胜利转交苏秀芸,寄信人都不带写的,反正苏秀芸拆信看了总会看到是谁写的,也知道往哪里给自己回信。
这会郭爱华听魏玲问自己,就想起吴兰花那封信,又开始有点气鼓鼓,忙压了火气对魏玲说:“我还没法子寄,来的时候就那么点衣裳。那会要不是你们接济,我都快难过死了。我想攒起来等入秋棉花下来了做床厚铺盖,再做件厚棉袄好过冬。”
邱芳珍看着手里的笔记本头也不抬:“我家里已经没人了。”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魏玲愣了一下,才回过神:“那我等刘玉婷回来看她什么时候寄,到时候和她一块去。”
这边张建军把刘玉婷送到丁铁柱家门口,就准备自己回去,结果被开着院子门在院子里摘菜的刘寡妇看到了:“玉婷来了呀,这是小张同志送你来的?咋不等铁柱回来去接你?小张同志进来喝口水。”
张建军忙摆手拒绝:“刘婶我回去还有事,就不进去了,人我给你送到了,这就回了。”
刘寡妇看张建军走了,又问刘玉婷第二遍:“玉婷,咋是小张同志送你来?咋不等我们铁柱去接你?”
刘玉婷急忙解释:“刘婶,我找铁柱有点事。正巧张建军来找薛咏梅,就顺便送下我。”
“铁柱去山上林场砍树了,这不你们这对象也处了些日子了?我让他去林场砍点树,趁着天气好晒一晒,等以后你们结婚好打家具。”刘寡妇给刘玉婷冲了一杯糖水递给她:“来喝糖水,铁柱专门跑去县城给你买的白糖。”又问刘玉婷:“你找他啥事?”
刘玉婷被刘寡妇说的很不好意思,她低头接过刘寡妇递过来的糖水,低声说:“谢谢刘婶。我就看咱这山里的干货好,想找铁柱帮忙在村里找人换点木耳蘑菇之类的干货给家里寄回去……”
刘寡妇干脆的打断刘玉婷的话:“换啥换,改天下完雨让铁柱带着你去山里自己采点,晒干了给亲家寄过去。你和铁柱亲手采的,保准亲家吃起来更香。”
刘玉婷应了声,刘寡妇又去关上了院门,凑过来跟刘玉婷说:“玉婷啊,趁着铁柱不在,这屋里就咱娘俩,刘婶想跟你问点事。”
刘玉婷心里有点模糊的猜测:“刘婶你问。”
刘寡妇听了刘玉婷的话,赶忙开口:“玉婷,你和铁柱这也处了些时日了,觉得我家铁柱咋样?准备啥时候跟我家铁柱扯证?”
刘寡妇停下来喝了口水,不等刘玉婷答话就接着说:“我也不是催你们。只是这我家铁柱年纪也不小了,你看广泉,和我家铁柱一般大,人家孩子都满地跑了。”
刘玉婷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强做镇定的回答刘寡妇:“这结婚是大事,得写信问过我爸妈。铁柱也还没见过我爸妈呢。”
刘寡妇起身就进了屋子,刘玉婷有些慌张的看着她,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正担心,刘寡妇拿了个大布包出来了:“婶子这里还有点干货,你先给家里寄回去,顺便问问这结婚的事。”
刘玉婷忙拒绝:“刘婶这我不能收,刚都说好了让铁柱陪我自己去采。”
刘寡妇硬把布包给刘玉婷塞:“这有啥,都是一家人。我晒的亲家就不能吃了?你就寄信的时候顺便寄回去给亲家尝尝。这结婚的被子啥的我都准备好了,不用亲家操心嫁妆,给句准话就行。”
刘玉婷拗不过刘寡妇,只能接过了布包放在桌子上,丁铁柱推门进来了:“妈,这大夏天的院子门关这么紧干啥?”
转眼看到刘玉婷,丁铁柱忙笑着跟刘玉婷打招呼:“玉婷,你咋不等我去接你?这一个人过来多危险?”
刘寡妇帮刘玉婷解释:“是人小张同志送玉婷过来的。玉婷想去县城给家里寄信,你抽个时间陪玉婷去一趟。”
丁铁柱忙应了,刘玉婷就要回去。刘寡妇忙说:“那玉婷你就回去写信,婶子就不留你了。”又催丁铁柱:“铁柱你把玉婷送回去,把桌上那木耳蘑菇也给玉婷带上,完了一起去寄给亲家。”
丁铁柱听了“嘿嘿”憨笑着拿起桌上的布包,送刘玉婷回家。
回到女知青的院子,刘玉婷在门口告别丁铁柱,苦着脸带着布包进了屋,把包放在了桌子上看着发愁。
“这是咋了?”薛咏梅过来看到布包边上撒出来的几片木耳,忙拿起来仔细看了看:“这木耳质量真好!玉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