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预感,他们怕是都要死于此地了。
夕阳如血,当韩起用佩剑捅进最后一个敌人的胸膛,他整个人已被血液浸透,原本银亮的铠甲,此刻已全然变成了血色。
城墙上,全是尸体,有敌人的,有自己人的。由于作战区域过小,双方投入人数过大,到了后面,每个人都是踩在尸体上战斗,城墙地面整个被尸体覆盖住,硬生生加高一层。
但是无论如何,他们胜了!戎族带着残兵撤退了!
韩起左手持戟,右手握拳,振臂高呼:“胜利!”
活着的甲兵们,哪怕受了重伤委顿在地,也举起右臂,大声吼道:“胜利!!!”
这声音在边关,没了宫殿屋宇、亭台楼阁的阻碍,传出去了很远……
————————————
京城。
汤全尚未将通风报信之人全部抓起来,各位亲王的檄文已广传天下!
“逆贼汤全、翟勇锐,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帝王,假托少帝即位,实则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百官。虽无帝名,却有帝实。……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其得汤、翟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汤全自然看到了檄文,被等同于帝王的权势养大了野心的他,再也见不得有人忤逆他,反对他,更别说这篇檄文,从根本上就瞧不起他,将他视作贼首,诛之得赏!
这些皇族,即使此刻已被他踩在脚下了,仍然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他。
汤全面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一改以往不满就要发怒的习性,拿着檄文,一声不吭,端坐在御书房。
小太监举着参茶步步趋近,尚未向其行礼,便身首异处——汤全的剑上正流淌着热腾腾的血。脖颈激、射而出的鲜血淋了旁边站着的宫女一头一脸,小宫女尖叫声都发不出,直接晕了过去,汤全仍不解气,提着剑将小宫女捅死。
其余站在一旁的宫人面色苍白如纸,抖如筛糠,汤全抬了抬眼皮,对着最近的一个太监说道:“愣着做什么?还不拖下去。”
汤全杀了两个宫人,觉得心情好了许多,命人通知文武官员上朝。而后,脚步一转,到了皇后的宫里。
“父亲。”皇后向其行礼。
汤全的自尊心得到了微妙的补偿,心情更好了些,面色和缓地问道:“媛儿,怎不见阿囝?”
皇后顿时泫然欲泣,回道:“阿囝高烧不退,瓀璃姑娘勉力相救,也只得回条命罢了,至今未能苏醒。父亲若是得闲,且请为阿囝寻一寻神医。”皇后说着说着便泪如泉涌,以袖拭面,全然不顾脂粉化作一团,极不得体。
原本有些怀疑的汤全,疑虑顿时去了几分,只敷衍地答道:“近日事忙,待事毕,必为阿囝寻得神医。”不一会儿,便匆匆离去。
皇后送走了汤全,面带冷笑,她的皇儿是个苦命人,到头来,除了她这娘亲,居然只有一个非亲非故的瓀璃姑娘肯救他。
作者有话要说:
我需要小天使们的收藏给我温暖~关爱作者,从收藏做起~~~
第15章 京城破
随着檄文而来的,是各地亲王势如破竹的攻势。
八位王爷,除了最老的那一位,年事已高,子孙不肖,息了逐鹿的心思以外,其余七位都发兵讨逆。各地主政官员大部分不想掺和皇家夺位之事,更重要的是,如今朝堂上坐着的,不是真正的皇帝,而是外戚。
如果真的政令出自于小皇帝,哪怕地方官内心不愿意,也还是会遵令拦截,但小皇帝只有几个月大,政令出自哪里可想而知。
虽然在檄文出现之后,汤全曾下令让各地截击“反贼”,但大部分官员都是做做样子,就放行了。有些胆子大的,或是想做政、治投资的,连样子都不做,直接放行,甚至还会赠送银两、粮草,以酬义军。
是以,七路王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到了京城。
兵临城下。
汤全紧急升了朝,面色阴沉地对着一众大臣,说道:“众卿家有无解困之策?”汤全批折子批久了,全然代入皇帝的角色,在朝堂上居然以帝王口吻发话,众臣心中愤怒,又幸灾乐祸,杀帝窃国的乱臣贼子,你的死期到了。
汤全看着下面一张张木然的脸,知道他们都巴不得他死。但是,汤全面容扭曲地冷笑一声,说道:“我知众位爱卿都盼着我死,可本相死之前,你们,一个也逃不掉。”汤全那双浑黄的眼睛巡视着大殿里的人,文臣武将顿时有种被豺狼盯上的感觉。
这个人完全疯了,也许是权力让他膨胀,也许是权势来路不正让他心虚胆怯,丞相一脉的近百名官员,以及后来抓到的据说给各地通风报信的十来户人家都推出西市砍了脑袋,连婴孩都不放过!
殿内文武有些怯了,毕竟义军已到城门下,若此时被这疯子弄死,岂非冤枉?郎中令庞僖试探着开口说道:“可令翟将军固守城门,皇城经历朝历代翻新重建,早已固若金汤,逆、逆臣虽兵多将广,可长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