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誉没来上朝。
之后的半个月,苏誉上朝的日子更加是屈指可数。而且就算他去了,有时面对皇帝的问话竟会答不上来。
底下的人看着,心里都觉着,这苏大姑娘一走,怕是把苏誉的精气神都一起带走了。
只可惜,本来他还更进一步的。
不管外人是怎么想的,丞相府中倒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白色的灯笼,白色的帷幔,整个府中似乎都有一种不能言喻的悲伤气氛。
当然这是别人看见的。
苏皖的院子里,紧闭的院门将整个院子与外面隔绝起来。
从苏筠逝世后,苏皖也称病,很少出门了。
如今,秋日已到,枯黄的落叶纷纷落了下来,院子里的景色有些萧瑟。
但是坐在院中央的两个人,却是一副悠闲的模样。
“爹爹,昨日阿姐的信到了。他们已经先在山庄里住下了。姨母打算帮他们办成亲的事。阿姐毕竟也不能没名没分地就跟了楚奕。只是,我和爹爹不能亲眼看到阿姐穿上嫁衣了。”苏皖有些遗憾地说道。
“看不见就看不见吧,知道她幸福就好。倒是你,如今对外称筠儿已死,你便三年不能嫁人。这一拖,可就成了老姑娘喽。”苏誉说道。
苏皖听着,不知为何觉得听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感觉。
一定是她的错觉,爹爹不是一向最疼她的吗,怎么会舍得她嫁人?
“不嫁不嫁了呗,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挺好的。”苏皖捏了一块糕点丢进嘴里,满不在乎地说道。
嘴里的刚吃完,苏皖就要去拿另一块,手一伸,却扑了个空。
她困惑地转头看向旁边,只见那盘糕点已经落到苏誉的手上。
苏誉拿着它,高高地举起,淡淡地说道:“你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是我喂饱你一人,气死我一个。”
苏皖讨好地笑了一下,起身走到苏誉面前,拽着苏誉的袖子晃了晃去,“爹爹,我怎么会让你生气呢?我不嫁人,都是为了陪着您啊。您想,如今您的权利已经渐渐没了。很快,那些献殷勤的人很快便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到时候,可不就只有女儿陪着您了。您还赶我。”
苏誉不为所动“这不是你不嫁人的借口。来,换个理由。”
苏皖怔了一下,嘴角抽了抽。
“爹爹,我觉得,自从您赋闲在家,这性格就愈加不稳重了。”
苏誉笑了笑,将一盘甜食直接藏到了背后,“今日你若不给爹爹一个理由,这甜食,你以后都不必吃了。”
苏皖嘴一撇,也有些不高兴了,转身坐到一旁的椅子上,“爹爹就这么想我嫁人?”
苏皖说得委屈。
苏誉本就疼她,这会儿心里也软了下来,叹了口气,“爹爹不舍得。”
苏皖较劲了,“那您还说我是老姑娘。”
苏誉无奈,将甜食递到苏皖面前,“幺幺,吃一块?”
苏皖不理。
苏誉只能哄道:“好了,是爹爹说错了,别生气了。”
苏皖依旧不理。
苏誉只能将甜食放下,“幺幺,爹爹是担心你。如今你和谢景临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若真有一日,爹爹走了,总得有人护着你不是?”
“那爹爹带着女儿一起走就是了。那样,不是更放心。”苏皖倔道。
苏誉目光闪烁了一下,微微摇头,“那个地方,只能爹爹一个人去。”
“幺幺,爹爹半辈子都耗在东盛了。如今终于可以卸下一切了,爹爹想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这一次,没有什么责任,只有自己想与不想。”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自从那日谈话之后,苏誉再未提过苏皖嫁人的事。
日子也一天天的过去,丞相府的父女俩都称病在家,从不出门。
若不是司慕琳回来了,苏皖还会一直待在宅子里,直到万岁宴那天。
可是当司慕琳回来的那一天,苏皖就知道,自己安宁不了了。
果真,司慕琳回来的第二天就缠着苏皖带她出门。
“阿琳,京城的这些你不都看遍了吗?该吃的你也都吃了,不如我们今天就待在这院子里,看看书,吃吃糖,赏赏落叶?”苏皖依然尽着她的努力劝道,虽然结果已经可以预料。
果真司慕琳直接反驳,“落叶有什么好看的。阿皖你又不是不知道,因为万岁宴的事,京城不知道热闹了多少倍。吃食什么的,早就出了新的。再说了,我离开了这么久,早就想天信酒楼里的蒸鱼了,今天你无论如何都得陪我出去。”
苏皖本也没想着能劝服她,见她一副立马要出去的模样,只能让她等自己一会儿,她总得换身衣裳。
苏皖在屏风后面换着衣裳,司慕琳在外边等着。
“阿琳,姨母当初是用什么借口骗你的,你竟然会乖乖地回去?”苏皖随口问道。